酱酒课堂 | 为什么说“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好酱香酒?”

时间:2025-04-01 14:14

酱酒

课堂

为什么说

 “离开茅台镇,就酿不出正宗酱香酒?”


导读:


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,也复制不出另一个茅台镇。茅台镇得天独厚、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气候,是生产出正宗酱香酒的根本原因。


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正宗酱香?


由于传统工艺的复杂,出酒率低,酿造周期长等特性,造成优质酱香型白酒供不应求的市场景象。

为此,曾有多方面的人为酱香酒的产能扩张出谋划策。

早在1974年,贵州省科委就组织实施过茅台易地生产的项目:40名茅台酒厂的精兵强将,10年攻关,90个轮次,3000多次分析试验……可酿出来的酱香酒就是少了那一股酱味。

于是后来季克良得出:离开茅台镇,就酿不出优质酱香酒。这不仅回答了酱酒界一直关心的问题,更是透露了茅台镇生产的酒之所以独特的秘密。


总体来说,茅台镇之于酱香酒的重要性,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。

茅台“教父”季克良


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


茅台镇四面环山,形成了特殊的亚热带小气候:年平均气温为17.4摄氏度,夏季最高气温达40多摄氏度,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;冬季温差小,最低气温为2.7摄氏度;年降水量有800~1000毫米,日照丰富,年日照时长可达1200多小时,为贵州高原最高值。这种冬暖夏热、风微雨少的亚热带小气候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成和繁衍,是酿酒环境无法复制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
独特的红土壤


茅台镇的主要地质结构是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紫色砂页岩和砾岩。土壤酸碱适度,富含多种有益成分,有机质含量为1%左右,易溶解;盐基饱和度可达80%~90%,呈中性至微碱性,矿质养分丰富。土壤中砂石和砾石含量高,砾石是由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,孔隙度大,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土层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,且对酒糟和发酵液中的微量元素转移有很大影响。


优质水资源

王茅烧坊位于茅台镇核心产区


赤水河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,也是长江上游唯一不受工业污染的原生态自然河流。因受丹霞地貌影响,河水在特定时间里富含各种有益矿物质,是酿酒的天然优质用水,在赤水河流域沿岸分布有茅台酒、郎酒、习酒、珍酒、董酒和泸州老窖等,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,赤水河有“美酒河”之称,在全世界绝无仅有。



赤水河整个流域内没有大型污染工业,也未进行大规模破坏性开发,是一条自然生态保护比较完好的河流。赤水河水质无色、无异味、味甜爽口,酸碱适度(PH7.2-7.8),硬度为8.4-7.8,是酿酒的极好资源。


千百年来形成的微生物群落

image.png

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百年酿酒历史,茅台镇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。微生物菌群在曲醅和酒醅发酵过程中,对茅台酒主体酱香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这一复杂而特殊的生态环境是无法迁移和复制的,这也是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同样品质的茅台酒的原因之一。



而位于茅台镇核心产区的王茅烧坊,直接获益于茅台镇得天独厚的酿酒优势。


在讲究效率,追求回本时间的当下,白酒是为数不多的,依旧保持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行业。王茅烧坊140多年匠心传承,坚持63·53·12987酿造工艺,酒体醇厚,酱香更突出口感更绵柔。不仅回味悠长,饮后回甘,更有饮后最快两小时醒酒的特点。是茅台镇优质酱香酒的典型代表之一。